在比特币进入中国的早期历程中,李启元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作为中国首家比特币交易所 “比特币中国(BTCC)” 的创始人与前 CEO,他不仅搭建了国内最早的比特币交易桥梁,更以持续的市场预判成为行业重要观察者,其经历折射出比特币在中国从萌芽到监管规范的完整轨迹。
创业拓荒:搭建中国首个比特币交易生态。2011 年,李启元创办 BTCC,彼时比特币在国内尚属小众极客圈的实验品。他带领团队将这家注册资本 120 万元的公司,打造成全球顶尖的交易平台 ——2012 年其交易额已占全球 35%,2017 年国内比特币交易占全球 80% 时,BTCC 仍稳居行业前列。除交易业务外,他主导布局的 “国池” 矿池在 2017 年挖出价值近 9 亿美元的比特币,Mobi 钱包也成为早期用户存储数字资产的重要工具,构建起涵盖交易、挖矿、存储的完整生态。
监管浪潮中的转型与退场。2017 年成为李启元与比特币中国的转折点。当年 1 月,央行联合检查组指出 BTCC 存在超范围经营、配资违规等问题,9 月 “924 通知” 明确虚拟货币交易非法后,李启元宣布关停境内交易业务,将重心转向国际市场及矿池、钱包等合规边缘业务。2018 年,他选择将 BTCC 100% 股权出让给香港基金,与其他四大股东全部清仓套现,以彻底退场的方式回应监管要求,这一决策成为行业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收缩的标志性事件。
市场预判:周期规律与风险警示并行。退场后,李启元仍持续输出比特币市场判断,其观点以 “周期论” 为核心特色。2021 年 3 月,他基于历史数据提出 “比特币每四年一轮超级牛市” 的判断,预测当年价格可能飙升至 30 万美元,但同时警示泡沫破裂后将迎来持续 2-3 年的 “比特币冬天”,价格或暴跌 80%-90%。同年 4 月,他精准预判比特币突破 6.2 万美元后将快速冲向 7 万美元,展现出对市场趋势的深刻理解。这种 “乐观预判 + 风险提示” 的双重态度,与纯粹炒作形成鲜明对比。
争议与启示:早期探索与合规边界。李启元的创业历程始终伴随争议:BTCC 曾因提供保证金贷款、资金未第三方存管等问题被监管点名,其早期 “不管监管如何实施,都会让人们买卖比特币” 的言论,也反映出行业初期对合规认知的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搭建的交易平台让比特币首次进入大众视野,而其最终的合规退场,也为行业树立了 “敬畏监管” 的样本。
从行业拓荒者到市场观察者,李启元与比特币的羁绊,既见证了数字资产在国内的早期探索,也印证了 “无监管不金融” 的铁律。在当前虚拟货币交易非法的框架下,他的经历更成为警示:任何金融创新都必须扎根合规土壤,脱离监管的市场狂热终将走向规范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