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机违法吗 有多严重?法律边界与后果拆解

 

挖矿机作为虚拟货币 “挖矿” 的核心设备,其生产、使用、交易等行为在我国已明确触碰法律红线,不同环节的违法严重程度各异,最高可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这与抹茶交易网等平台的非法交易风险同属加密领域的合规禁区。

生产与销售挖矿机已被纳入淘汰类产业。根据 2024 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及专用设备制造均属淘汰类,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此类设备。企业若擅自生产挖矿机,将面临设备查封、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因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构成非法经营罪,并处违法所得 1-5 倍罚金。

使用挖矿机 “挖矿” 的违法后果更为严重。单纯私设挖矿机消耗电力,违反《网络安全法》《电力法》等规定,将被责令整改、没收矿机与收益,并处高额罚款。若像镇江 “3・7” 案件中的犯罪团伙那样,为降低成本盗窃电能供 3000 余台挖矿机运行,涉案金额达 300 余万元,将构成盗窃罪,最高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安徽马鞍山某案件中,5 人窃电供数百台挖矿机使用,因窃电金额特别巨大,分别被判处四至十年有期徒刑。此外,若通过控制大量计算机系统 “挖矿”,还可能触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更需警惕多罪并罚的叠加风险。部分挖矿者通过抹茶交易网等平台变现虚拟货币,若涉及用违法所得 “挖矿”,可能同时触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若为 “挖矿” 非法搭建网络设施,还会加重处罚。2025 年司法实践显示,非法经营 “挖矿” 业务且情节特别严重的,已出现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判例,违法所得将被全部追缴。

综上,挖矿机从生产到使用全链条均属违法,轻则面临罚款与设备没收,重则构成刑事犯罪身陷囹圄。与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同理,任何围绕挖矿机的行为都无安全可言,远离挖矿机才是规避法律风险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