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在中国交易合法吗?深度解析法律边界

 

在加密货币领域,以太坊凭借智能合约等创新特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目光。但在中国,以太坊交易并不合法,这背后有着明确的政策导向与风险考量。

从性质上看,以太坊属于虚拟货币范畴,与我国法定货币人民币有着本质区别。我国法律规定,人民币是唯一法定货币,具有法偿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而以太坊这类虚拟货币,由非货币当局发行,依托加密技术与分布式账户存在,缺乏国家信用背书,价值波动剧烈,无法像法定货币一样稳定地履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货币职能,自然不能在市场上合法流通。

在监管政策方面,我国对虚拟货币交易持坚决禁止态度。2021 年 9 月,央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着重强调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以太坊交易,无论是法定货币与以太坊的兑换,还是以太坊之间的交易,亦或是为其交易提供平台、中介服务等,都在此列。这是因为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不仅扰乱经济金融秩序,还极易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司法实践中,已有诸多涉及以太坊交易的案例给出警示。例如,有人试图通过搭建平台进行以太坊等虚拟货币交易,从中收取手续费获利,最终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依法查处。还有投资者轻信网络上所谓 “以太坊投资专家” 的蛊惑,参与私下交易,结果遭遇诈骗,损失惨重,而由于交易本身违法,受害者很难通过合法途径追回损失。

另外,虚拟货币交易缺乏有效监管,交易平台安全性参差不齐,投资者资金安全难以保障。以太坊价格波动受全球市场、技术更新、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普通投资者很难准确把握,投资风险极大。

以太坊在中国交易不合法,且存在极大法律风险与经济隐患。为维护自身财产安全、规避法律责任,公众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远离以太坊等虚拟货币交易,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与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