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7 月 18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这标志着美国在联邦层面正式确立了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引发全球关注。
稳定币作为一类与特定法定货币或资产挂钩的加密数字货币,兼具加密货币的便捷性与相对稳定的币值,在数字支付、跨境结算和加密资产交易等领域广泛应用。《天才法案》的出台,旨在规范这一新兴金融工具的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从核心条款来看,《天才法案》对稳定币发行主体资格进行严格限定,仅允许受保存款机构的子公司、联邦合格的非银行实体或州合格的发行人申请为美国居民铸造支付型稳定币。在储备资产方面,要求发行商必须以 1:1 的比例,用美元现金、美国短期国债等流动资产为稳定币提供支撑,并每月披露储备明细,接受独立注册公共会计师事务所审查,同时需明确赎回政策。
美国政府推动该法案落地,有着多重战略考量。在债务压力层面,稳定币发行商将美元或美债作为主要储备资产,有望吸引全球资金流入美国国债市场,缓解美国政府的巨额债务融资难题。在巩固美元地位方面,全球超 95% 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法案促使 “美元 - 稳定币 - 美债” 循环更加活跃,增强美元在数字经济时代的 “铸币税” 收益,巩固其全球金融主导权。此外,面对数字人民币、欧元稳定币等竞争,美国期望凭借先发优势,挤压对手成长空间。
然而,《天才法案》并非毫无争议。从国际货币体系视角出发,虽然短期内有助于巩固美元地位,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美元长期面临的巨额贸易逆差和攀升的政府债务问题,无法扭转其长期衰落趋势。同时,稳定币的去中心化、全球化特性,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面临货币替代风险,美元影响力进一步渗透到各国日常经济活动中。并且,稳定币市场在发展中出现 “再中心化” 势头,大型发行商成为新权力中心,全球监管规范与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缺失,容易滋生欺诈和权力滥用问题。
《天才法案》的签署,是美国加密货币监管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国本土稳定币市场,更将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波澜,后续各方如何应对,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