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Binance)以全球最大交易量著称,支持超过 600 种代币交易,其平台币 BNB 市值稳居前列。币安通过收购合规牌照(如美国 MSB、新加坡 MAS)拓展市场,同时推出 Launchpad 助力新项目上线,但其曾因合规问题在多国面临监管压力,2024 年与美国 SEC 的和解案涉资超 40 亿美元,凸显扩张中的合规挑战。
Coinbase 作为首家上市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纳斯达克代码:COIN),以合规性为核心竞争力,仅支持经过严格审核的代币(如比特币、以太坊),适合机构投资者入场。其接入传统银行支付系统的优势显著,但高昂的交易手续费(最高达 3.99%)和有限的币种选择,使其在散户市场吸引力稍弱。
Kraken 以安全性见长,采用冷存储技术保管 95% 以上的用户资产,支持现货、期货等多元交易,且是少数获得欧盟加密资产牌照(CASP)的平台。不过,其 2023 年因反洗钱合规问题被美国 OFAC 处罚 3600 万美元,暴露跨境监管协调的复杂性。
Bitfinex 因 USDT 稳定币发行方 Tether 的关联关系备受关注,支持高杠杆交易和 OTC 服务,但其曾在 2016 年遭遇黑客攻击丢失 12 万枚比特币,虽通过增发 USDT 弥补损失,仍让用户对其风控存疑。
Huobi(火币)深耕亚洲市场,提供现货、合约等全品类服务,平台币 HT 应用场景广泛。但 2022 年控制权变更后,其全球化进程放缓,在合规牌照布局上落后于头部同行。
OKX 以衍生品交易为特色,期货合约交易量常年居全球前列,支持 100 倍杠杆和模拟交易功能,适合专业交易者。但其曾因合约穿仓事件引发用户维权,暴露极端行情下的风控漏洞。
KuCoin 凭借 “币圈拼多多” 模式吸引散户,上线大量小众代币,手续费率低至 0.1%,但 2023 年被黑客窃取 2 亿美元资产的事件,凸显中小平台的安全短板。
Bitstamp 作为欧洲老牌交易所,合规资质齐全(卢森堡 PSP 牌照),仅支持主流代币,适合风险厌恶型用户,但其保守的运营策略导致市场份额逐年下滑。
Gate.io 以 “上币门槛低” 著称,为长尾代币提供流通渠道,但其曾因上线空气币被社区质疑,2024 年因未满足加拿大监管要求被迫退出当地市场。
Binance.US 作为币安的美国合规子平台,受严格监管限制,仅支持少数代币交易,交易量不足母公司的 5%,反映出地域合规对业务规模的制约。